在浙江大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身有残疾,却以钢铁般的意志劈开命运的枷锁,在各自领域书写自强不息的传奇;还有这样一些企业与机构,他们以满腔热忱搭建帮扶平台,用实际行动为残疾人铺就成长之路。从木雕刀下的匠心传承到电商平台的创业突围,从企业车间的暖心安置到就业网络的精准覆盖,无数动人故事交织成一幅“残健共融、携手共富”的生动画卷。
折翼亦能翔蓝天:残疾人以匠心筑梦,用奋斗书写华章
身体的缺憾从未阻挡追梦的脚步,在浙江,多位残疾人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在技艺传承与创业创新中绽放光彩,成为照亮他人的“自强之光”。
在浙江省东阳市胡先民工作室里,胡先民正手持刻刀,在木头上勾勒江南春色。这位1971年出生的匠人,幼年的他因病致使右腿终身残疾,但他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在父亲的引导下,胡先民与木雕结缘,日复一日地钻研技法,渐渐在木雕行业中崭露头角,并摘得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银牌、国家级残疾人非遗工匠等多项国内外荣誉,成为中国木雕艺术大师。他的作品《最忆是江南》《月是故乡明》先后成为杭州亚残运会、巴黎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的外交赠礼,让木雕艺术成为跨越国界的文化使者。
胡先民在工作室指导听障学员木雕技巧。(孙玥/摄)
胡先民始终记得残疾人学艺的不易,也始终坚持“传帮带”的责任,培训木雕技术人才近千人,其中不乏残疾人学员。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徒弟们远赴印度、日本、法国参赛,并屡获佳绩。从个人技艺精进,到带动群体成长,胡先民以“矢志传承”的坚守,用自身的努力诠释了“残疾不是缺陷,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形态”。
同样在永康,肢体二级残疾的姚鑫进用另一种方式演绎奋斗。自幼因小儿麻痹症致残的他,曾是残疾人举重赛场的“摘金手”,退役后转身投入电商行列。从最初年销售额几十万元的小店,发展成年销2000万元的规模,他用“不服输”的劲头在新领域闯出了一方新天地。更可贵的是,他从未忘记和他一样的弱势群体,从投入300余万元创办残疾人电商基地,带动32名残疾人稳定就业;更为3000余名残疾人上门适配辅助器具,累计捐资100余万元用于公益助残。这也正是姚鑫进从“自强者”到“助人者”的初心写照。
大爱无声筑港湾:企业与机构搭台铺路,用温暖护航成长
残疾人的“逐梦之旅”,从不缺少社会的托举。在浙江,一批企业与机构主动扛起责任,以制度保障、平台搭建、资源整合的实际行动,为残疾人就业创业筑牢“暖心港湾”。义乌华川集团的车间里,710余名残疾员工正有条不紊地工作:一线纸机生产线上,52名残疾员工与健全人同工同酬;后勤岗位上,174人独立负责财务、门卫等工作;工疗车间里,76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在糊纸盒、做包装中找到价值。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企业,已成为浙江省安置残疾人最多的企业,2024年帮助690人实现稳定就业。为了让残疾员工安心工作,集团全额承?!拔逑找唤稹?,提供住宿、伙食补助,每年报销探亲路费、组织免费旅游,为困难家庭每年投入固定资金进行慰问。更贴心的是,他们建立“双向流通渠道”:能力暂弱的员工可进入“残疾人之家”康复就业,恢复后再转岗增收,已有多位员工通过这条通道实现收入翻倍?!霸谡饫铮颐遣还馐潜徽展说娜?,也是创造价值的人?!痹凇安屑踩酥摇苯写虬ぷ鞯耐踔旧寥缡撬?。
王志闪在“残疾人之家”熟练的进行打包工作。(孙玥/摄)
在丽水,如常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调配中心则用“三统一”模式织密就业网。970平方米的空间里,49名残疾人专注地组装签字笔、包装文创产品,这些项目通过统一开发、调配和管理,辐射全市52家残疾人之家,带动近万名残疾人及亲属就业,人均月增收超700元。为了降低成本,他们与物流企业合作,争取到“每趟专线1立方免费发货”的支持;为了拓宽渠道,引入“励梅工作坊”吸纳宝妈、退休残疾人,带动人均月增收近2000元。从解决“找活难”到实现“有钱赚”,调配中心用市场化思维破解残疾人就业痛点,让“劳动增收”从愿望变成现实。
残健共融向共富:产教协同聚合力,以微光汇星河
个体的奋斗与社会的帮扶,最终在“共富”的赛道上交汇。浙江通过产教融合、跨界协作,让残疾人事业从“帮扶救济”向“价值共创”升级,形成“一人就业、全家增收、群体共进”的良性循环。
如常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调配中心的员工正在完成外贸订单。(孙玥/摄)
为切实解决衢州3万多名劳动年龄段残疾人的就业创业难题,衢州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园创新构建了一套“技能升级+数字赋能+社会协同”组合拳,建立“就业全流程、创业全过程”双保障机制,从2023年至今,园区建立了辐射千余人的全地区互助学习社群,累计举办20余场各类中小型培训,服务残疾人300余人,帮助一百多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助力实现区域残疾人共同富裕,形成具有衢州特色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模式。
政府机构对残疾人的帮扶,同样至关重要。浙江省残联完善更加精准的残疾人“两项补贴”管理发放机制,补贴标准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全省残疾人在享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8.76万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0.46万人,2021—2024年累计发放补贴119.62亿元。在“千万工程”中深入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净居亮居项目,一体提供适度改造、家具家电适配等服务,2021—2024年累计整合财政和社会资金4200余万元,帮助5085户残疾人家庭改善提升居家生活环境。这一个个数字,一项项工程,都在为残疾人的幸?;碜┘油?。
从胡先民刻刀下的江南春色,到姚鑫进电商平台的琳琅商品;从华川车间里的忙碌身影,到丽水调配中心的流水生产线,这些故事共同诉说着残疾人的自强不息,是突破命运的脊梁;政府和社会的爱心帮扶,则是托举梦想的双手。当“脊梁”足够坚韧,“双手”足够温暖,便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达不成的梦。在浙江这片充满温情与活力的土地上,残健共融的乐章正越奏越响,向着“共同富?!钡哪勘昙岫ㄇ靶?。
(图文:孙玥 编审: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