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在鸟巢中央的时钟四周,60名“奔跑者”伴随秒针的“滴答滴答”声,一位一位前扑着地,时钟中间呈现出北京冬残奥会期间的精彩瞬间, 60秒的回忆,60秒的震撼,60秒的精彩。这些奔跑者是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浙江残疾人艺术团和北京舞蹈学院的60位男演员。
“毕书一腰旧伤复发,张正腰旧伤复发,陈志辉腰旧伤复发,陈静腰旧伤复发?!闭庖涣智6乓帐跬帕斓嫉男?。1月8日,刚进入大兴封闭训练五天,前线就拉响了警报,由于训练强度大,演员相继旧伤复发,看着演员淤青的膝盖,大家都很焦急,开始紧急采买一批护膝护腰送往基地。在这一串演员名字中,有三位男演员都是熄火环节的奔跑者?!坝幸桓龆魈乇鹉?,那就是前扑,我们练习了无数次,很多男演员的手腕、胳膊肘、肩膀、膝盖都受伤了?!币帐跬盼璧敢欢佣映ち涸锤值莱隽似渲性涤?。2月14日,记者在顺义训练基地的乒乓球馆见到梁源钢时,他也负伤了,手腕和肩膀上都贴了膏药?!凹词估瞬媳链?,我们也没有放弃和退缩?!痹诹涸锤盅劾?,同伴们都非常的坚强。2007年,12岁的他,初到艺术团还会为训练的疼痛掉泪,如今已经成长为艺术团的“拉丁王子”,和伙伴们一起站在了冬残奥的舞台?!跋M芄辉诒漳皇侥且豢逃米畋ヂ木裣蛉澜缯故疚颐侵泄屑踩俗郧坎幌⒌木??!?/p>
“我们每天都相当于做一百多个俯卧撑。”艺术团演员刘洋一边揉着手臂一边说。奔跑者的动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一天排练下来,每个演员都很疲惫。由于训练强度大,编导把三个团队分组训练,另外两组可以休息调整。一组动作完成,艺术团的郭家聚兴奋地站起来,握紧拳头秀出自己的肱二头肌,浙江残疾人艺术团和北京舞蹈学院的演员为他们鼓掌加油,艺术团的演员也为浙江残疾人艺术团和北京舞蹈学院的演员加油鼓劲。此时没有残健之分,大家都是奔跑者的一份子。
晚上九时,排练还在继续,郭家聚匆匆地跑下来,从椅子上的衣服里,掏出一块蛋糕,一口塞进了嘴里,边嚼边跑回了场地?!罢馐俏胰松凶钅淹难莩觯械绞姑墓馊俸驮鹑蔚闹卮??!辈渭庸帐跬糯蟠笮⌒〖赴俅窝莩觯椒霉?0多个国家的郭家聚,谈起闭幕式演出还是很兴奋。“我们是奔向未来的奔跑者,与时间赛跑,见证每个人的成长,记录下温馨的画面,携手奔向未来。”郭家聚描述着自己对舞蹈的理解。
随着鸟巢中央的时钟慢慢消融,北京2022冬残奥会圣火缓缓的熄灭,时钟幻化成了一张永恒的唱片,留下了残奥运动员拼搏的感人画面,留下了每位参与者的灿烂笑容,留下了北京2022冬残奥会的精彩瞬间,也留在了每位演员的心中。